logo1 logo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发布时间:2023-04-1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是一类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其患病率高,并发症多、危害性大,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OSA的诊断主要依靠多导睡眠监测,诊断标准为AHI>5次/h。但仅根据AHI作为OSA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决策具有局限性。近年来,随着睡眠医学的发展,对OSA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诊断和治疗OSA时,需要考虑不同临床特征和不同病理生理表型,主要有以下两种分类方法,来判断OSA患者的诊断分型。


  1、根据临床特征分型


  ①典型OSA:特点为中年、男性、肥胖、嗜睡,患者具有典型的OSA症状,并发症相对较多,适合接受CPAP治疗;


  ②老年型OSA:这类患者多为轻度OSA,但并发症较多。对CPAP治疗的依从性较差,需着重做好并发症的管理;


  ③女性失眠型OSA:多不伴嗜睡但伴有失眠,对CPAP治疗的依从性相对较差,需通过行为管理来治疗;


  ④青年型OSA:患者年龄较小、体重不超标、打鼾明显、并发症少,主要存在结构性因素,考虑选择除CPAP外的治疗方式。



  2、根据病理生理分型


  对OSA患者进行病理生理分型对治疗决策的制定至关重要。OSA发病机制复杂,PALM模型提出的病理生理模型理论阐释了参与OSA发生的结构和非结构因素,包括4个要素,即代表上气道结构因素的临界闭合压异常、低觉醒阈值,以及代表呼吸控制不稳定性的高环路增益、上气道扩张肌功能异常。根据病理生理模型,可以对OSA患者进一步分类。


  目前,OSA的治疗手段有很多,包括行为治疗(戒酒、改变睡姿、减重)、CPAP、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为OSA患者定制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是必然趋势。以往单纯依靠AHI作为OSA患者的治疗决策依据存在局限性,患者依从性差,难以达到预期治疗效果。我们需结合患者的临床特征分型、病理生理分型,具体分析结构因素和非结构因素表现出哪些异常,哪种因素占主导。目前,CPAP仍是一线治疗手段,可与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