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慢阻肺稳定期综合评估
发布时间:2023-04-10

  慢阻肺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状态,以慢性呼吸道症状(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为特征,是由于气道异常(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肺泡异常(肺气肿)导致的持续性(常为进展性)气流阻塞。严重影响慢阻肺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周期,因此慢阻肺病情评估至关重要。


       一旦通过肺功能检查确诊慢阻肺,必须着重评估以下4个基本方面从而指导治疗:


  (1)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


  (2)当前症状的性质和严重程度;


  (3)既往中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史;


  (4)其他疾病的存在和类型(合并症)。


  GOLD 2011根据肺功能(FEV1%指标)、症状和慢阻肺急性加重史对稳定期慢阻肺进行综合评估,提出ABCD分组方法,较之前仅依据肺功能分级有很大的进步。考虑到肺功能与慢阻肺患者症状、活动能力、慢阻肺急性加重等之间的相关性较弱且使分类复杂化,GOLD 2017将肺功能分级从ABCD分组中剥离出来,综合评估仅包含症状和慢阻肺急性加重史,以避免用肺功能和慢阻肺急性加重史双重评估导致分组混乱,从而在没有肺功能检查的情况下依然能进行慢阻肺评估和治疗。


  GOLD 2023将C、D组合并为E组,将ABCD评估方法修订为ABE评估,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不再按照症状程度进行区分。这种评估方法使临床医生对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的评估更简单明了,同时也突出了慢阻肺急性加重高风险人群管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表1)



  胸部CT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应用


  近年来,CT检查普及率越来越高,为慢阻肺存在的结构病理生理异常提供了大量信息。从临床角度来看,肺气肿的分布和严重程度很容易辨别,可用于肺减容术(LVRS)或支气管内活瓣(EBV)置入的辅助决策。肺气肿的存在还与FEV1快速下降、病死率以及肺癌发生风险增加有关。此外,约30%慢阻肺患者胸部CT可见支气管扩张,并与加重频率和病死率增加有关。尽管其他定量CT指标的标化程度不如肺气肿定量,但GOLD 2023也提到气道异常、非肺气肿气体陷闭、冠状动脉钙化、肺动脉扩张、骨密度、纹理特征等定量CT参数与慢阻肺的众多临床结局相关。


      可以预见,完善的定量CT参数体系将在慢阻肺的个体化诊疗及评估中逐渐发挥重要作用。最后,GOLD 2023建议对有反复慢阻肺急性加重史、症状与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不符、FEV1低于预计值45%同时伴有显著过度充气、或符合肺癌筛查标准的慢阻肺患者,应考虑胸部CT检查(表2)。



  参考文献:梁振宇,王凤燕,陈子正,等. 2023年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管理及预防全球策略更新要点解读[J]. 中国全科医学, 2023, 26(11): 1287-1298. DOI: 10.12114/j.issn.1007-9572.2023.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