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3-29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OHS)是指患有肥胖(体重指数≥30 kg/m2)的个体在日间测得高碳酸血症(PaCO2 ≥ 45 mmHg),且排除了其他引起肺泡低通气的疾病(阻塞性和/或限制性肺疾病、甲状腺疾病、神经肌肉疾病等)的情况下仍存在睡眠呼吸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OHS常常伴有严重的合并症,包括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及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肥胖的流行,OHS的患病率亦有所提高,正逐渐成为一项重大的社会公共问题。


  OHS临床表现及诊断


  1.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OHS患者的症状与OSAHS患者相似,比如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白天过度嗜睡、疲劳和注意力难以集中等。但与OSAHS不同的是,OHS患者还伴有日间高碳酸血症和严重的低氧血症,晚期OHS患者还可有右心衰竭的表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等。通过体格检查可发现OHS患者一般都具有颈围增大,口咽部狭窄,心脏听诊时还有P2亢进的表现 。


  2. 诊断


  根据OHS的定义可以看出,要诊断OHS必须满足三个标准:


  1) BMI ≥ 30 kg/m2;


  2) 清醒时动脉血气分析测得PaCO2 ≥ 45 mmHg;


  3) 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通气不足的原因时,例如: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脊柱侧凸以及严重的甲状腺疾病等,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提示有睡眠障碍。



  OHS病理生理学机制


  肥胖:肥胖是导致多种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最危险的就是OHS。Nowbar等研究表明,在29名BMI>50kg/m2的肥胖住院患者中,有14名(48%)被诊断为OHS;在另一项更大样本的研究中,150名肥胖住院患者中有31%符合OHS的诊断。以上研究可见,肥胖与OHS的发生密切相关,可能的发病的机制为:


  1) 脂肪堆积在颈部造成上气道,造成了上呼吸道的狭窄,在睡眠时,随着神经肌肉张力的下降,易发生上气道塌陷,造成阻塞;堆积在OHS患者胸腹部的脂肪限制了胸腹部的呼吸运动,增加了呼吸相关肌肉做功消耗,引起夜间低通气;


  2) 睡眠呼吸暂停,有研究发现OHS患者具有高的回路反馈通气控制系统,即高环路增益,环路增益通过负反馈调控通气控制系统,当环路增益增强时,通气控制系统出现不稳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使夜间血氧饱和度降低以及二氧化碳分压持续升高,诱发OHS。


  瘦素抵抗:瘦素(lepin)是由脂肪细胞衍生的蛋白质,是一种饱腹激素。主要作用下丘脑,不仅调控机体对食物摄入和身体能量平衡,还是一种呼吸兴奋剂,通常在正常体重人群的体内瘦素的浓度较高,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OHS患者体内的瘦素浓度明显比正常体重受试者高。基于此,多数研究者认为可能与OHS存在瘦素抵抗有关,并且目前已有研究证实瘦素抵抗是参与OHS的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目前瘦素抵抗导致OH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有学者认为可能是通过中枢调节上气道通畅性来发挥作用,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炎症反应:OHS患者最重要的病理特征就是间歇性缺氧(IH),因夜间睡眠呼吸暂停造成机体长期处于间歇性缺氧状态,缺氧-再氧合的模式损伤了内皮细胞,致使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8 (IL-81β)和白介素-6 (IL-6)等被活化  ,这些炎症因子可集中作用于调节上气道神经肌肉,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并通过影响上气道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使睡眠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增加,进一步加重OHS;同时睡眠呼吸暂停又可促使炎症因子进一步升高,再次加重睡眠呼吸暂停,两者互为因果,恶性循环,最终引起OHS患者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多系统功能障碍。


  治疗方案


  1、减肥:肥胖是目前导致OHS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OHS一经诊断,需立即减肥,不管通过什么方式,比如:饮食、锻炼、药物应用及减肥手术等。为了更好地解决OHS,ATS建议把减轻现有体重 ≥ 25%~30%作为减肥的目标。对于患有极度肥胖的OHS患者,或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和2型糖尿病的患者,减肥手术可能是其最佳选择。但同样的,减肥手术可能会增加术后肺栓塞及死亡风险,这需要临床医师的慎重选择。


  2、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上气道阻塞是OHS发病机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表明逆转上气道阻塞的措施,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于治疗OHS是有效的,已经成为OHS的首选治疗方法。病例报告及前瞻性研究提示:CPAP治疗可降低患者夜间及日间二氧化碳分压,减轻呼吸肌负荷来改善肺泡低通气,从而改善高碳酸血症。



  总之,由于全球肥胖患病率的增加,OHS的患病率也会随之增加。OHS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质量下降,未来会逐渐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大大增加社会负担。所以,早期识别和及时的治疗干预可以更好地降低OHS的死亡率,改善预后,除气道正压通气、减肥等治疗方法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寻求更合适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李晓含, 李玉红. 肥胖性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12(6): 5732-5736.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2.126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