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方式
发布时间:2022-09-15

  慢阻肺患者在急性症状控制后,即进入稳定期,但由于肺功能、免疫功能的降低以及外界各种诱因的影响,仍可能导致反复急性加重。因此对于慢阻肺,快速缓解症状只是短期治疗目标,以合适的药物为核心配合非药物治疗,降低急性加重风险作为为慢阻肺稳定期的长期管理目标更为关键。


  慢阻肺稳定期的管理方式


  1、戒烟:戒烟是所有吸烟慢阻肺患者的关键干预措施,应该强烈鼓励和支持所有吸烟者戒烟。


  2、控制职业性或环境污染:意思就是改善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包括说高风险职业考虑回家休养,居住城市环境较差考虑换个空气质量好的城市生活,或者在家中准备空气净化器。


  3、药物治疗:稳定期药物治疗,主要有以下种类


  · 支气管舒张剂


  · 吸入糖皮质激素


  · 联合治疗


  · 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 其他药物:(1)祛痰药及抗氧化剂(2)免疫调节剂(3)中医治疗(4)α-1抗胰蛋白酶强化治疗


  4、呼吸康复治疗:呼吸康复的定义是,“在全面评估基础上,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综合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运动锻炼、教育和行为改变,目的是改善慢性呼吸疾病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状况,并促进健康行为的长期保持。


  5、长期家庭氧疗: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长期氧疗(long-term oxygen therapy,LTOT)可以提高静息状态下严重低氧血症患者的生存率,对血流动力学、血液学特征、运动能力、肺生理和精神状态都会产生有益的影响。目前,长期家庭氧疗主要分为普通鼻导管氧疗和高流量氧疗,后者所提供的呼吸生理效应较前者更为优秀,效果更好。》》推荐阅读:高流量氧疗仪



  6、家庭无创通气:也就是俗称的家用呼吸机治疗,对于存在严重二氧化碳潴留(PaCO2≥ 52 mmHg,pH值>7.30)的重度或极重度慢阻肺患者,家庭无创通气可以改善症状、降低住院需求和病死率;尤其适合于合并阻塞性睡眠障碍的患者。


  7、疫苗接种:苗接种是预防相应病原体感染的有效治疗手段。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接种可降低慢阻肺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


  8、内科介入治疗


  9、外科干预


  通过坚持长期维持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综合管理之后,慢阻肺患者可明显改善气促症状和生活质量,减少急性加重,从而实现改善疾病预后的远期目标。


  参考文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1,44(03):17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