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哮喘与OSAS相互影响的机制
发布时间:2021-12-0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反应性增加并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并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加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是一种全身性病理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并伴有呼吸暂停、呼吸表浅、夜间反复发生低氧血症、睡眠障碍、易醒,导致白天嗜睡,心脑肺血管并发症、多系统多脏器损害,严重影响生存质量与寿命,与难治性哮喘、高血压、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有紧密联系。


  哮喘合并OSAS的流行病学特点


  哮喘和OSAS均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无论全球还是国内,发病率都比较高,造成医疗负担比较重。哮喘和OSAS均为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无论全球还是国内,发病率都比较高,造成医疗负担比较重。依据WHO的估算,目前全球约有3.4亿哮喘患者,据2019年我国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教授在《柳叶刀》杂志发表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20岁以上成人哮喘患病率为4.2%,成人哮喘患者人数高达4570万;国外OSAS患病率在9%~38%,我国成人OSAS患病率约为4%,并且两种疾病发病率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哮喘患者发生OSAS的比率可达50%甚至更高,是非哮喘患者的2~3倍,并且OSAS的发病与哮喘病情正相关,即重症哮喘中OSAS发病率更高。另一方面,OSAS也易于诱发哮喘发生或加重哮喘病情。因此,哮喘如果控制不佳,要警惕患者是不是合并有OSAS。


  哮喘与OSAS相互影响的机制


  已有多项研究发现,哮喘与OSAS之间通过多种病理生理机制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有着共同的“患病土壤”,比如吸烟、肥胖、鼻部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等,所以两者易于“相爱”而生,同时又通过机械作用、氧化应激、神经反射、炎症、瘦素等多种机制“相杀”,加重彼此的病情。


  哮喘合并OSAS的临床后果


  当哮喘遇到OSAS,会造成“1+1>2”的严重临床后果。


  具体表现在:夜间/白天哮喘或OSA症状加重;哮喘急性发作频率(与AHI相关)增多;哮喘难以控制;睡眠质量下降(浅睡眠时间增加,深睡眠时间减少)、次日嗜睡增加;每年FEV1下降加剧;动脉血压升高;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尤其是伴有肥胖时);机械通气使用需求增加;甚至可能增加死亡率。


  哮喘合并OSAS的治疗


  一方面我们要遵循两种疾病相关指南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兼顾各种危险因素的治疗,包括:肥胖、反流性食管炎、鼻炎等。


  持续正压通气 (CPAP)是中重度OSAS的一线治疗,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CPAP可使哮喘合并OSAS得到较多的临床收益,具体表现在:改善夜间/白天症状、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频率、改善哮喘控制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少每年FEV1下降幅度、改善反流性食管炎或过敏性鼻炎症状、降低呼出一氧化氮水平等。


     CPAP在哮喘合并OSAS中使用需要注意:联用加温湿化器,以防止干冷气流进入呼吸道诱发哮喘或形成痰痂;及时清洁湿化器,防止湿化器的温湿环境孳生微生物,作为过敏原经气流进入气道诱发哮喘;对不合并OSAS的哮喘患者则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