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慢阻肺已成为人类第四大健康杀手,我国目前慢阻肺(COPD)患者约有1亿人,约占全世界慢阻肺患者人数的25%。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成人的慢阻肺患病率为8.6%,40岁以上则达13.7%,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超过27%,男性患病率(11.9%)高于女性(5.4%),4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为13.7%。[1]
慢阻肺高危人群有哪些?
1、40岁以上并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如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
2、有吸烟史。
3、有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等。
4、有慢阻肺家族史。
慢阻肺的发生与年龄、吸烟、空气污染、遗传等因素相关,因此对于以上几类人群,应该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争取及早诊治。
慢阻肺可治疗,但却无法治愈,慢阻肺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预防。那么,生活中有哪些措施能预防慢阻肺发作呢?
1、戒烟
吸烟是诱发慢阻肺的重要因素,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不仅会损伤气管与呼吸道,而且对肺部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预防慢阻肺要及时戒烟。戒烟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吸烟者一定要有毅力,可以请家人朋友一起监督自己,当自己想吸烟时,可用口香糖来代替香烟。
2、预防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慢阻肺的常见诱因。进入秋冬季节后,寒冷空气容易影响肺功能,可令呼吸系统抵抗力降低,从而令病毒、细菌等趁虚而入,最终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增加慢阻肺风险。因此,每到换季时节,最好做好预防工作,勤洗手、注意及时添衣、定期注射流感疫苗等。
3、防雾霾
雾霾中的PM2.5颗粒危害性高,它们可通过呼吸直达气道深处,并形成持续性的肺部损伤,从而容易诱发肺部感染。因此,若身处雾霾环境当中,需尽可能地减少出门次数,出门最好佩戴专业的防霾口罩。同时,还要确保自己居住的环境干净卫生,可在家中种植一些吸附灰尘能力强的植物,或放置空气净化器,保持环境的干净。
4、防干燥
当人体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时,干燥环境可令气道中的内皮分泌液将减少,从而令肺部的免疫防御功能和排糖功能降低。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长期使用空调,可在室内应用加湿器,以维持空气的湿润。
5、多运动
适当的户外运动有助于提高抵抗力,预防疾病,同时还能提高肺部功能。日常生活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进行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散步、游泳等。值得注意的是,在运动过程中注意循序渐进,且要持之以恒,不宜操之过急。
6、定期检查
对于慢阻肺高危因素人群来说,最好要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测,及早发现慢阻肺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
7、无创正压通气
通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减轻并发症、改善预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少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次数,缓解肺心病的发生速率。 》》推荐阅读:慢阻肺患者使用家用呼吸机的好处
参考文献:
1、《柳叶刀》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 VOLUME 391, ISSUE 10131, P1706-1717, APRIL 28,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