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慢阻肺病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影响
发布时间:2024-12-04

  由于具有相同的危险因素以及病理机制间的相互影响(图1),慢阻肺病患者往往易合并心血管疾病(CVD),反之亦然[1]。然而,目前临床上对这一现象认识不足,常导致“顾此失彼”,在CVD诊治过程中忽略了慢阻肺病的合理处理,或是在慢阻肺病诊治过程中忽略了CVD的识别与管理,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1,2]



  图1 慢阻肺病与CVD相互影响


  GOLD 2025[1]将“心血管风险”列为慢阻肺病初始评估项之一,提示临床尽早关注、干预这一风险,并强调应区分慢阻肺病患者当前处于稳定期还是急性加重期,据此给予不同的干预措施。


  稳定期


  CVD是慢阻肺病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患病率高达50%,也是慢阻肺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2]。GOLD 2025[1]指出,应明确稳定期慢阻肺病患者是否合并CVD,并按照指南推荐进行治疗。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管理专家共识》[2]对合并CVD的慢阻肺病患者的治疗给出了建议(表1)。



  表1 合并CVD的慢阻肺病患者的治疗


  急性加重期


  急性加重期间,由于全身性炎症、气体交换异常等慢阻肺病病理状态以及CVD相关病理状态的恶化,慢阻肺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显著增加,尤其是对于需要住院治疗的重度急性加重患者[1]


  基于此,GOLD 2025[1]强调了预防急性加重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应对慢阻肺病急性加重和其他类似疾病(如心力衰竭)进行鉴别诊断,同时建议在急性加重期间常规监测CVD相关生物标志物(如肌钙蛋白、脑利钠肽),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而在急性加重结束后,心血管风险仍不容小觑。一项在我国开展的大型回顾性队列研究(EXACOS-CV-CHINA)[3]显示,经历中重度急性加重的慢阻肺病患者,10天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为无急性加重史患者的10倍(aHR:10.00;95%Cl:8.16,12.25),且这一风险可持续至急性加重发生后90天(aHR:1.57;95% CI:1.25,1.98)。


  GOLD 2025[1]同样提及,在出院后数周甚至1年,慢阻肺病患者的心血管风险仍可能显著升高,并指出应在患者出院后1~4周、12~16周的随访期评估其共病情况。


  参考文献:


  [1]GOLD 2025. https://goldcopd.org/wp-content/uploads/2024/11/GOLD-2025-Report-v1.0-15Nov2024_WMV.pdf.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等.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22,45(12):1180-1191


  [3]D. Hou, et al.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24;209:A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