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是由肺功能损伤引起的呼吸困难,呼吸功能进行性下降的一种临床综合疾病。在确诊疾病之后患者会出现慢性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憋以及胸闷等临床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给身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必须要及早进行预防,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哪些危害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危害主要是肺功能下降和并发症:
① 该疾病会损伤患者肺功能,使肺通气能力和储备能力下降,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
② 慢阻肺可导致其他器官的并发症,如肺心病和肺性脑病等。
③ 肺心病是慢阻肺导致右心结构改变或长期高原生活缺氧导致的一种肺源性心脏病,治疗以氧疗、吸入药物为主。
④ 肺性脑病是因慢性肺胸疾病伴发呼吸衰竭导致,表现为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精神异常等症状,可采用呼吸机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如何治疗
慢阻肺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部分。
● 药物治疗是改善慢阻肺病患者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核心,应该长期坚持用药并定期随访。
● 非药物治疗包括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其中最重要的是劝导患者戒烟,这是减慢肺功能损害的最有效措施。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所致者, 应加强职业防护,定期体检。
● 其他还包括康复治疗、疫苗接种、营养改善、 并发症的治疗、氧疗、呼吸机治疗等内容。
如何早期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一般会出现持续的咳嗽、咳痰等情况。一般发生这种疾病与本身体质差、抽烟以及长期生活在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注意改正抽烟的习惯,远离污染严重的环境,并且可以通过运动、补充营养等方式增强体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应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不能过度运动。慢阻肺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有些患者可能并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仅仅只是疲乏,有些患者可能会发生长期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特别是在活动后感到明显的气喘、呼吸困难,也就是"呼吸费力、气不够用"。如果符合上面这些情况,建议进行肺功能检查,看看自己是否患上了慢阻肺。此外,有长期吸烟史的(包括二手烟)、存在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粉尘的人员(如矿工、油漆工、焊工等)是慢阻肺的高危人群,建议每年体检监测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