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 是一种异质性肺部疾病,其特征是由于气道(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和(或) 肺泡异常(肺气肿)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症状,如呼吸困难、咳嗽、痰液生成和(或)加重,这些症状会导致持续、进行性的气道阻塞。虽经规范治疗后,患者气流受限程度可有所改善,但因其病程长、易复发等特点,COPD 可逐渐导致患者肺功能进行性减退,呼吸困难和运动耐力减低等症状日益加重,对日常生活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呼吸衰竭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为一种累及气道和肺实质的慢性炎性疾病,随着病情的逐渐进展,肺实质破坏和肺血管异常等改变通气—血流比例,降低了肺气体交换能力,产生低氧血症;由于外周小气道阻塞、肺泡弹性回缩力下降出现小叶中央型肺气肿,产生内源性PEEP(PEEPi)导致功能残气量和生理无效腔增加、肺泡有效通气量下降,可出现高碳酸血症;COPD肺血管改变以血管壁增厚为特征,长期慢性缺氧引起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血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增多,有血管内膜增生,某些血管发生纤维化和闭塞,导致肺血管广泛收缩和肺动脉高压,肺循环的结构重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晚期合并肺动脉高压,进而出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及右心功能衰竭,提示预后不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呼吸支持治疗
COPD由于肺实质广泛破坏导致肺弹性回缩力下降,肺部呈过度充气状态,使穹隆状膈肌低平且活动度降低,致膈肌收缩时的呼吸做功增加,此时辅助吸气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等参与呼吸运动;由于COPD患者肺泡在呼气末气道陷闭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PEEPi),气体陷闭导致过度充气增加呼吸功,需要更大的吸气压力克服PEEPi,吸气肌负荷增加,甚至出现矛盾呼吸,容易发生呼吸肌疲劳。
对于伴有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的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来说,正确、合理的正压机械通气(包括无创正压通气和有创正压通气)或氧疗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肺通气和换气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病情,延缓疾病恶化,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的目的
(1)纠正严重的低氧血症,改善重要脏器的氧供应;
(2)治疗急性呼吸性酸中毒,纠正危及生命的急性高碳酸血症;
(3)缓解呼吸窘迫;
(4)纠正呼吸肌的疲劳;
(5)降低全身或心肌的氧耗量。
无创机械通气(NIV)适应证和禁忌证ERS/ATS AECOPD管理指南强烈推荐AECOPD住院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或者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时,NIV作为AECOPD呼吸衰竭首选呼吸支持策略。
参考来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专家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3 年修订版)[J]. 国际呼吸杂志,2023,43(2):13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