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是呼吸内科常见疾病,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慢性损毁肺等疾病的终末期阶段,以咳嗽、咳痰、喘息为主要症状,反复发作,病人痛苦,花费巨大,无创呼吸机应用为慢性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在医院治疗病情稳定后可在家自行使用家用无创呼吸机长期控制病情,减少急性加重住院次数,减少患者负担,延长生命。
无创呼吸机治疗是指不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相连接,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式。不仅帮助非常多的患者改善病情,节省费用,也避免气管插管的痛苦,以及减少了VAP等多种并发症。
哪些人需要佩戴无创呼吸机
● 轻症呼吸衰竭:患者虽有呼吸衰竭(PaO2《60mmHg),但意识清醒,能配合佩戴机器,能自主咳痰。
● 呼吸衰竭“前期”,尚未达到呼吸衰竭标准(PaO260mmHg>),但患者存在明显的呼吸机疲劳,呼吸费力,经吸氧无法改善。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的慢性呼吸衰竭。
● 肺间质纤维化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打鼾)等疾病。
使用无创呼吸机使用误区
◆ 先开机后带面罩:开机空吹,会发生呼吸机的漏气补偿功能,漏气补偿量大,患者会感到气流大,不能耐受,是导致初始使用呼吸机失败的主要原因。
正确方法:先戴好面罩,连接呼吸机管路后再开机送气。
◆ 加大面罩漏气,可降低CO2:非正常的漏气可使呼吸机参数基线飘移,导致管路压的下降,造成压力触发迟钝,造成吸气及呼气之间转换迟钝,不能促进患者CO2排出。
正确方法:1.提高呼气压末正压(EPAP),促进CO2排出。2.加大压力差,增加呼吸机辅助作用,可有效排出CO2。
◆ 白天使用,夜间患者可休息:患者入睡后,呼吸中枢受抑制,呼吸代谢问题夜间更严重。
正确方法:患者夜间更需要无创呼吸机,而且压力需要更大些。
◆ 患者上机后首先关注患者是否舒服:任何人带面罩都会不舒服,能使患者感觉舒服只有等到患者病情缓解。
正确方法:刚上机主要关注患者的呼吸是否趋于减慢、稳定及患者SPO2是否上升,随诊病情好转患者可慢慢感觉舒服。
慢性呼吸衰竭为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无创呼吸机为纠正呼吸衰竭的重要治疗手段,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长期在家自行佩戴无创呼吸机可减少急性加重风险,规范佩戴无创呼吸机,消除对无创呼吸机的恐惧心理,建立成功使用呼吸机的信心,绝大多数患者可成功佩戴呼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