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以睡眠时反复出现上气道部分或者完全塌陷为特征,造成频繁缺氧和睡眠障碍,导致反复呼吸暂停、低通气、睡眠片断化、间歇性缺氧,此变化与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心脑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病因素很多,一方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引起间歇性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使呼吸中枢对氧和高碳酸血症的敏感度降低,进而损害脑血管的自动调节能力。脑血管反应性是指脑血管在各种使其扩张的因素作用下能够舒张的能力,研究显示:相对于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年轻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受损更明显,另外,机体在长期的慢性缺氧状态下,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多,血液粘滞性增高。在夜间睡眠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颅内动脉血流急剧变化,该变化可引起血流剪切力显著改变,加速血管损伤,促使脑血管病的发生。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指数)是衡量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AHI指数的定义:平均每小时睡眠中吸暂停次数与低通气次数之和,在对大脑中动脉堵塞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一项研究中,研究显示:大脑中动脉斑块负荷每增加10%,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的风险将就会增加2.26倍。Redline等纳入了5422名没有脑血管病史的个体,他们在长达8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在控制其他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后,AHI>19的男性比AHI<4的男性具有更高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风险,且随着AHI的升高,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不同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引起脑血管疾病的程度也存在一定的差异,Fredrik等研究表明:根据AHI诊断为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正常AHI患者的2.44倍,而中度或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发生脑血管疾病风险是正常人的3.56倍。
在临床上,相对于轻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度或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通常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一些研究者利用磁共振波谱(MRS)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人脑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度及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脑代谢受损更为严重,脑血管病后的神经系统状态和恢复主要取决于梗塞病灶的大小和位置,且MRS分析显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更易累及双侧额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不同人群中的损伤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研究表明:与青年人相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脑损害更大,特别是在认知功能方面。曹毅等在对1658名60岁以上老人进行筛查的结果中,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病率高达32%,在这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其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为42.0%,而正常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患病率仅为13.2%。
另外一项研究表明:在TIA高风险病人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低风险TIA,并且较低风险TIA患者更易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且缺氧程度更加严重,并有更大的可能再次发生脑血管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预后差,已有研究显示:CPAP治疗(持续正压通气治疗)能明显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减轻其临床表现,另一方面,CPAP治疗可改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提高预后。在心血管系统中,随着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不断加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明显不良,一些研究证实: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Peker等研究表明:相对于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正常人群,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发生冠状动脉疾病的几率至少高出4.6倍,且住院天数明显增加。Nakashima等研究证实:相对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度至重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增加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再次发生心血管疾病概率大大增加。
2、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颅内外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血管内皮细胞在正常状态下,会分泌内皮素和一氧化氮,参与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由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长期处于低氧状态,这种状态可导致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增加、脂质过氧化增多,进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当其损伤时,就会引起血管斑块的形成,而斑块形成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结果。
研究显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每增加0.1 mm,脑血管病风险就会相对应的增加13%;然而Marco等研究证实:相对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度及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明显增加。
研究表明:当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超过1.5 mm时,即可认定为颈动脉斑块。研究证实,颈动脉血管斑块是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一旦斑块脱落就会堵塞远端血管,就会造成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在一项研究中证实:与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相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更易发生斑块,另一些研究纳入了10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利用标准多导睡眠呼吸监测,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分成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等3组,研究表明:与轻度组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相比,中度及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另有一些研究利用超声造影成像发现:相对于轻度及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具有较高的发生率,这对初步评估血管内斑块的稳定性提供相关临床价值。在心血管系统中,Takuto Hamaoka等研究显示: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AHI指数与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体积显著相关,随着AHI指数的升高,冠状动脉不稳定性斑块体积增加。
另有研究证实:相对于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负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负荷会更大,而斑块负荷的增大会导致冠状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明显上升,从而引起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Nakashima H研究发现:在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合并心肌梗死的患者中,与轻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患者相比,中度及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复发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增加。
参考来源:梁广逍, 拜承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伴缺血性脑血管病与颅内外血管斑块的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12(5): 3850-3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