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是一种常见的睡眠呼吸疾病。全球患病人数约9.36亿,肥胖人群中患病率高达47%。0SA相关慢性间歇性低氧及睡眠结构紊乱,通过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导致代谢紊乱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全身性损害。高血压为0SA最常见并发症之一,中重度OSA患者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46.0%和63.6%。
近年来,0SA相关难治性高血压(resistant hypertension,RH)越来越受到重视,二者并存表现为药物反应性不佳,且预后不良。OSA与RH发生发展之间存在多重关联,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一、RH的定义及不良后果
2008年,美国心脏病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首次定义了RH表型,即应用3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通常包括利尿剂)后,血压仍无法降至目标水平的高血压。随着对RH疾病特征、发病机制及预后的了解逐渐深入,2018年AHA再次对其内涵进行补充和更新:
(1)需监测血压,诊断及治疗目标血压阈值符合最新的临床指南;
(2)使用3种及以上不同种类的抗高血压药物(通常包括长效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和利尿剂),且药物用量达最大可耐受的合理剂量;
(3)除外“白大衣高血压”可能;
(4)除外因降压药物依从性差导致的“假性RH”。高血压患者中RH的发病率为12%~15%,且相较于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者,RH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及肾脏并发症等不良预后事件风险显著增加。
一项纳入470386例高血压患者的回顾性研究表明,RH患者发生缺血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疾病、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比例显著增高。近期一项基于动态血压监测、随访约5年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亦证实BH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为非RH患者的2~3倍。此外,RH还与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存在关联,且与老年患者的肾功能加速下降显著相关。
二、RH患者中OSA的疾病风险
0SA与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关联,约30%~50%的高血压患者均合并0SA,而RH患者中OSA的发病率则高达71%~83%。且相较于非RH患者,RH组还表现为中重度0SA的比例升高。MetSO研究指出,在排除了年龄、性别和合并症的影响后,RH患者罹患0SA的风险为非RH高血压患者的2.46倍(95%CI:1.03~5.88)。基于高血压队列的大样本(470386例)回顾性研究亦证实RH与OSA发生风险独立相关(OR=1.16,95%CI:1.12~1.19)。此外,Logan等发现,66.7%的RH合并OSA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呈现为非杓型。RH患者还表现出总睡眠时长缩短、快眼动睡眠期减少及睡眠效率下降等特征。而RESIST-POL研究还提示RH合并OSA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男性、增龄及腹型肥胖等。
三、0SA为RH的独立危险因素
OSA促进RH的发生发展,目前OSA被证实为继发性RH主要病因之一。Goncalves等研究揭示了0SA与RH的发生存在相关性(OR=4.8,95%CI:2.0~11.7);Wu等也证实0SA为R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37,95%CI:1.002~1.074)。纳入6项研究的荟萃分析进一步表明OSA患者发生RH的风险较非OSA增加1.842倍(OR=2.842,95%CI:1.703~3.980)。
OSA的严重度与RH的发生相关。一项纳入284例OSA患者的研究发现,重度0SA比中度患者更易发生RH(58.3%vs28.6%)。另一项纳入126例高血压患者的病例对照研究亦提示RH的发生率随OSA严重度的增加而增加,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呈显著正相关。此外,Johnson等研究证实,中重度0SA显著增加RH发生风险(OR=1.92,95%CI:1.15~3.20),且在重度患者中RH的风险则更高(OR=3.50,95%CI:1.54~7.91)。在矫正了年龄、性别、种族、BMI及肾脏疾病状态等多重混杂因素后,AHI与RH仍存在相关性(OR=1.4,95%CI:1.1~1.9)。此外,0SA还影响血压水平及昼夜节律。Muxfeldt等对347例RH患者的研究表明,相较于非0SA或轻度OSA患者,合并中重度OSA的RH患者夜间收缩压显著增加(123mmHgvs119mmHg),且非杓型血压的发生比例增多(60.9%vs50.0%),其中以反杓型血压的比例升高更为显著(17.2%vs12.4%)。
四、0SA与RH之间的双向关联机制
在病理生理机制上0SA与RH也存在双向关联。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及体液潴留增加均在RH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0SA患者睡眠期反复发生的间歇性低氧及睡眠结构紊乱均可引起交感神经系统的持续兴奋,导致血压升高。交感神经功能兴奋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引起水钠潴留而加重高血压,进而更可能导致RH的发生。近期,Takeda等还指出慢性间歇性低氧可通过直接调控肾脏细胞内肾素的表达水平,而影响RAAS系统活性。此外,一项大型RH队列研究发现,OSA相关危险因素如男性、肥胖、高龄等也可导致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升高29。反之,交感兴奋及RAAS系统激活可能通过提高醛固酮水平而刺激或加重0SA的疾病进展。一项纳入109例RH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在醛固酮升高组0SA患病率高于非醛固酮升高组(84%vs74%),且血浆醛固酮浓度和24h尿醛固酮浓度均与AHI呈显著正相关。此外,Gaddam等和Yang等先后给予RH合并OSA患者常规降压药物联合螺内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方案,结果证实接受8~12周的螺内酯治疗,可有效降低AHI及氧减指数。
因此,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以及体液潴留增加,不仅导致机体血压升高,还可导致上气道阻力增加、促进呼吸暂停的发生,形成0SA与BH之间的恶性循环。
五、CPAP治疗对RH患者的作用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为中重度0SA患者的首选治疗。Logan等最早指出,CPAP治疗可使0SA合并RH患者的24h收缩压和24h舒张压显著下降,尤以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低更为明显。Lozano等进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CPAP治疗可降低RH合并中重度0SA患者的24h舒张压(-4.9mmHgvs0.1mmHg,CPAP+常规药物治疗组vs单纯药物治疗组),其中CPAP依从性良好(平均每晚CPAP使用时长>5.8h)者降压效果更为显著。纳入194例RH合并中重度0SA患者的HIPARCO研究也证实,CPAP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24h收缩压(3.1mmHg,95%CI:0.6~5.6)及24h舒张压(3.2mmHg,95%CI:1.0~5.4),且血压水平与CPAP治疗时长相关;此外,该研究还指出CPAP治疗后杓型血压的比例显著升高(OR=2.4,95%CI:1.2~5.1),提示CPAP可改善患者的夜间血压节律。新近一项荟萃分析汇总8项RCT的数据,再次强调CPAP治疗对OSA合并RH患者的降压作用,包括24h收缩压/舒张压、日间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夜间收缩压/舒张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表明并非所有RH患者均会获益于CPAP治疗,Sanchez-de-la-Torre等指出RH合并OSA患者的三种血浆miRNA(miR-378a-3p、miR-486-5p、miR-100-5p)可用于预测CPAP治疗后的血压反应。
CPAP治疗可降低RH患者血浆醛固酮浓度及0SA合并RH患者的24h尿醛固酮水平(-3.3μg/24h,95%CI:-6.1~-0.4μg/24h)。RHOOSAS队列研究也证实,CPAP治疗不仅可降低RH合并0SA患者的血浆醛固酮水平,还可显著增加瘦素浓度。此外,一项纳入125例RH合并0SA患者的RCT研究还探索了CPAP治疗对动脉弹性的作用,结果表明CPAP治疗尽管无法有效降低主动脉僵硬度,但是可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关于CPAP治疗对OSA合并RH患者的长期疗效,Navarro-Soriano等对HIPARCO队列中161例患者的长期随访(4年以上)结果提示,依从性良好的长期CPAP治疗可显著降低血压水平,减少抗高血压药物的平均数量,并有助于血压昼夜节律的恢复。Pleava等对接受CPAP治疗的RH合并OSA患者进行的随访(平均约51个月)结果亦证实,长期CPAP治疗与腹围、体重下降及心率改善相关。然而,长期CPAP治疗对OSA合并RH患者的靶器官损伤的预防作用目前尚缺乏相关研究,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来源: 芦方颖, 王毅, 李庆云.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难治性高血压 [J] .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3, 46(2) : 206-210.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20420-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