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论
打鼾是由于人在睡眠状态下气道狭窄致使通过气流形成湍流引起咽腔软组织震动所产生的声音,在一些天赋异禀的选手口中其声强甚至可达80分贝之高。而严重的打鼾则通常都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OSAHS),OSAHS是指患者在睡眠当中反复出现呼吸暂停或低通气现象。一项汇总了分别来自美国、中国(香港)、印度、韩国、日本、西班牙、瑞典的11项流行病学调查的研究发现,分别有22%(range, 9-37%)的男性与17%(range, 4-50%)的女性符合以睡眠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为定义的OSAHS诊断[1]。各类研究均证实,OSAHS不仅对认知功能产生影响,同时也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及脑卒中等疾病的发生具有较强相关性,甚至还会致70岁以下患者的早期死亡风险显著增加[2-6]。
二、相关概念及定义[7]
1.睡眠呼吸暂停(SA):睡眠过程当中口鼻呼吸气流消失或明显减弱(较基线幅度下降≥90%),持续时间≥10s。
2.低通气(hypopnea):睡眠过程中口鼻气流基线水平降低≥30%并伴血氧饱和度(SpO2)下降≥4%,持续时间≥10s;或者是口鼻气流较基线水平降低≥50%并伴SpO2下降≥3%,持续时间≥10s。
3.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睡眠中平均每小时呼吸暂停与低通气的次数之和。
4.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每夜7h睡眠过程中呼吸暂停及低通气反复发作30次以上,或AHI≥5。呼吸暂停事件以阻塞性为主,伴打鼾、睡眠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症状。
三、主要危险因素[8]
1.肥胖:体质量超过标准体质量的20%或以上,即体质量指数(BMI)≥28kg/m2。
2.年龄:成年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增加;女性绝经期后患病者增多,有资料显示70岁以后患病率趋于稳定。
3.性别:女性绝经前发病率显著低于男性。
4.上气道解剖异常:包括鼻腔阻塞(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息肉及鼻部肿瘤等)、Ⅱ度以上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悬雍垂过长或过粗、咽腔狭窄、咽部肿瘤、咽腔黏膜肥厚、舌体肥大、舌根后坠、下颌后缩及小颌畸形等。
5.具有OSAHS家族史。
6.长期大量饮酒和/或服用镇静、催眠或肌肉松弛类药物。
7.长期吸烟可加重OSAHS。
8.其他相关疾病:包括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心功能不全、脑卒中、胃食管反流及神经肌肉疾病等。
四、临床特征[8]
OSAHS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打鼾且鼾声不规律,睡眠、呼吸节律紊乱,反复出现憋醒,常有夜尿增多,晨起伴有头痛、头晕、口咽干燥,以及无法解释的白天嗜睡、记忆力下降等,其中白天的过度嗜睡更是成人患者的标志性症状。
五、检查[7]
当存在相关危险因素的同时出现了上述的临床症状,那么各位需要考虑进一步进行检查。
常规检查当中应涵盖: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体格检查[重点:血压、颌面形态、鼻腔、咽喉部的检查(特别注意有无悬雍垂肥大、扁桃体肿大及其程度)、舌体肥大及腺样体肥)]、血常规(重点: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甲状腺功能检查,此外多导睡眠图监测(PSG)以及嗜睡程度的评价是诊断与评价OSAHS严重程度所必要的,嗜睡程度评价目前多采用Epworth嗜睡量表(Epworth sleepiness scale,ESS)(图1)。
六、诊断[8]
1.OSAHS诊断标准
2.OSAHS病情分度
3.相关合并症的诊断,OSAHS可能引起以下病变或问题:①OSAHS加重高血压(夜间及晨起高血压);②冠心病、夜间心绞痛及心肌梗死;③夜间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心动过速、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及房室传导阻滞;④2型糖尿病及胰岛素抵抗;⑤夜间反复发作左心衰竭;⑥脑血栓、脑出血;⑦癫痫发作;⑧痴呆症;⑨精神异常:焦虑、抑郁、语言混乱、行为怪异、性格变化、幻视及幻听;⑩肺动脉高压、重叠综合征及肺源性心脏病等。
七、治疗[9]
1.危险因素控制:应控制体重,包括饮食控制、加强锻炼。戒酒、戒烟、慎用镇静催眠药物及其他可引起或加重OSAHS的药物。
2.病因治疗:纠正引起OSAHS或使之加重的基础疾病,如应用甲状腺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低等。
3.体位治疗:侧卧位睡眠,应对患者进行体位睡眠教育和培训。
4.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是成人OSAHS患者的首选和初始治疗手段。临床上常用的无创辅助通气包括普通固定压力CPAP、智能型CPAP(Auto CPAP)通气和双水平气道正压(BPAP)通气,以CPAP最为常用。》》推荐阅读: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指南
5.口腔矫治器:适用于单纯鼾OSAHS患者,特别是有下颌后缩者。对于不能耐受CPAP、不能手术或手术效果不佳者可以试用,也可作为CPAP治疗的补充或替代治疗措施。
6.外科治疗:仅适合于手术确实可解除上气道阻塞的患者,需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可选用的手术方式包括UPPP及其改良术、下颌骨前徙术,符合手术适应证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7.合并症的治疗:对于并发症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 FRANKLIN K A, LINDBERG E.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is a common disorder in the population-a review on the epidemiology of sleep apnea [J]. J Thorac Dis, 2015, 7(8): 1311-22.
[2] PEPPARD P E, YOUNG T, PALTA M, et al.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leep-disordered breathing and hypertension [J]. N Engl J Med, 2000, 342(19): 1378-84.
[3] REICHMUTH K J, AUSTIN D, SKATRUD J B, et al. Association of sleep apnea and type II diabetes: a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5, 172(12): 1590-5.
[4] PEKER Y, CARLSON J, HEDNER J. Increased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sleep apnoea: a long-term follow-up [J]. Eur Respir J, 2006, 28(3): 596-602.
[5] YAGGI H K, CONCATO J, KERNAN W N, et al.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as a risk factor for stroke and death [J]. N Engl J Med, 2005, 353(19): 2034-41.
[6] LAVIE P, HERER P, PELED R, et al. Mortality in sleep apnea patients: a multivariate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J]. Sleep, 1995, 18(3): 149-57.
[7]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2011年修订版)[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2,35(1):9-12.
[8]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基层版.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诊治指南(基层版)[J].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5,14(4):398-405.
[9]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中华医学会全科医学分会, 等. 成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J].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2019,18(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