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的急诊评估和治疗
发布时间:2023-04-18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是指炎症累及上和(或)下气道的慢性疾病,以气道炎症、气道阻塞及气道重塑为主要特征,支气管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最为常见。


  一、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的定义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是指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短期内由于各种诱因导致新出现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或稳定期症状急性加重,需要调整原有治疗方案,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的急性状态。


  1、支气管哮喘急症


  支气管哮喘急症,即哮喘急性发作,是指喘息、气促、咳嗽、胸闷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原有症状加重,伴有以呼气相气流量降低为特征的呼吸困难,通常需要调整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症多数发生在既往已确诊的患者,也可以是哮喘患者首次就诊的原因。


  2、COPD急症


  COPD急症,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是指呼吸道症状急性加重的变化程度超出了日常变异范围,并导致需要调整药物治疗,典型表现为呼吸困难加重、咳嗽加剧、痰量增多和(或)痰液变脓。



  二、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的急诊评估和治疗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的评估按照评估内容、评估时间分为初始评估和进一步评估,在评估病情后应当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支气管哮喘急症起病快,病情急剧进展,应迅速进行急诊评估,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AECOPD的病情呈时间堆积性,在缺乏治疗措施的情况下病情进行性发展,需反复评估并采取阶梯性治疗方案。


  1、初始评估


  临床医师在初次接诊患者后,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心电监护、动脉血气分析完成初始评估。初始评估的目标是识别危重症患者,纠正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并制定初始诊疗方案。


  2、初始治疗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治疗目标是稳定生命体征,尽快缓解急性期症状(呼吸困难、气喘、咳嗽、咳痰等),纠正缺氧状态,改善肺功能,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呼吸心跳骤停者,要立即实施心肺复苏;通气和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者,应当采取积极的气道管理和呼吸支持。几乎所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的患者在初始评估后均需调整原有的治疗方案,积极控制和改善低氧血症,包括氧气治疗、支气管扩张剂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治疗、呼吸支持等。


  2.1 氧气治疗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患者适当吸氧可以缓解缺氧症状,减轻心肺负担。氧气治疗以纠正危及生命的低氧血症为初始目的,最初的给氧方式和给氧浓度以Sp02为导向,随后根据动脉血气分析和疾病类型调整给氧方案以达到目标Sp02。支气管哮喘急症患者的目标Sp02为93%~95%。有二氧化碳潴留风险AECOPD患者的目标Sp02 为88%~93%,无二氧化碳潴留风险AECOPD患者的目标Sp02为94%~98%。


  初始氧疗获得满意的Sp02后,可继续使用该方案进行维持性氧疗。由于普通面罩和储氧面罩可能导致重复吸人二氧化碳及吸人氧浓度过高等因素,不推荐使用。可考虑使用高流量装置,如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oxygen therapy,HFNC) 或文丘里面罩。无意识障碍的急性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可在密切监测下尝试HFNC治疗1h,若出现病情加重,立即更换无创呼吸机或气管插管治疗。


  2.2 雾化吸入治疗


  雾化吸入治疗具有操作简便、起效快、疗效确切、无创伤、安全性好等优点。目前可用于急诊雾化吸人治疗的药物主要有支气管扩张剂、吸人用糖皮质激素(inhaled glucocorticoids,ICS) 、黏液溶解剂等。


  2.3 无创通气


  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患者的重度急性发作症状经上述吸氧及药物治疗仍未改善或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AECOPD患者推荐使用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 NIV) 治疗,支气管哮喘急症患者不推荐使用NIV治疗。


  鉴于NIV对COPD患者机械通气的成功治疗,对于满足下列情况之一的患者要考虑NIV治疗:①呼吸性酸中毒,动脉血pH≤7.35和(或)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 >45mmHg;②严重呼吸困难伴呼吸肌疲劳;③虽然持续氧疗,但仍有低氧血症。NIV常选用双水平正压通气模式。参数调节采取适应性调节方式:呼气相压力(ex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EPAP) 从2~4cmH2O开始,逐渐上调压力水平;吸气相压力(inspiratory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IPAP) 从4~8cmH20开始,待患者耐受后再逐渐上调(一般不超过25~30cmH20) 。使用NIV治疗后应评估患者氧合和酸碱平衡状态,直到内环境稳定。


  参考来源: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中国急诊专科医联体,北京急诊医学学会. 成人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急症诊疗急诊专家共识[J]. 中国急救医学, 2021, 41(4): 277-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