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1 logo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相关研究进展
发布时间:2023-03-15

  日间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 EDS)作为OSA的典型且重要的临床症状备受关注,EDS在我国OSA患者中的发生率在3%~5%。日间嗜睡是指患者在白天尤其是安静环境下,常常出现困倦思睡,并且会不分场合和时机表现出不同程度、不能自主控制且难以抗拒的睡眠倾向。轻者会在患者阅读、坐车时出现,重者可在谈话、驾车时突然入睡,不仅对自身日常生活造成影响,同时可能对自己及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的流行病学研究


  流行病学和临床证据有力的表明,与OSA有关的易感条件和风险因素很多,如性别、年龄、肥胖、绝经状态、种族、酒精和吸烟等。OSA是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心律失常、缺血性心脏病和心力衰竭、糖尿病、认知障碍以及由于警觉性和注意力降低而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危险因素。已证实OSA影响边缘系统、脑桥、额叶、颞叶和顶叶皮质内的白质,以及连接小脑的投射,这些都是大脑功能和记忆的关键区域。嗜睡是OSA主要的临床症状之一,


      据报道,EDS可影响约40.5%~58%的OSA患者(取决于OSA的严重程度),即使在OSA患者接受持续气道正压(CPAP)治疗的情况下,EDS仍可持续存在。在基于人群的研究中,估计约有9%~22%接受CPAP治疗的OSA患者报告了仍患有EDS。一项以临床实践为基础的前瞻性研究发现,在接受CAPA治疗的EDS患者中,约有34%的OSA患者在经历CPAP治疗3个月后仍患有日间嗜睡;在使用CPAP > 6小时/晚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则降低为22%。一项为期6个月的大型随机对照试验报告称,22%的患者(总体)在接受持续气道正压治疗6个月后仍有EDS;持续正压治疗<4小时/晚的患者(31%)治疗后仍患有EDS的概率高于持续正压治疗 > 4小时/晚的患者(18%; P = 0.003)。在接受CPAP治疗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中,有几个特征和条件可能会与CPAP治疗后仍存EDS风险相关。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相关影响因素


  1. 肥胖与日间嗜睡


  ESS评分与BMI正相关,OSA患者中肥胖者的日间嗜睡程度更严重。上气道的更严重的狭窄和局部的脂肪堆积可能是导致肥胖患者嗜睡加重的原因。也有研究指出,OSAHS伴肥胖患者体内存在瘦素和胰岛素抵抗,产生更严重的睡眠呼吸障碍和低氧情况,从而造成白天嗜睡。BMI肥胖还增加了抑郁症的患病率,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白天感到困倦,从而使患者出现日间嗜睡。


  2. 低氧血症与日间嗜睡


  随着睡眠医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夜间低氧也是反映OSA疾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时间占总睡眠时间的百分比。王珍等研究人员通过对打鼾者进行睡眠监测发现,AHI是引起轻中度EDS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T90%是引起严重EDS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夜间低氧血症并非导致OSA患者日间嗜睡的充分条件,但夜间低氧血症加剧日间嗜睡症状是不可否认的。


  3. 鼻炎与日间嗜睡


  鼻炎是一种患病率高且不断增加的综合征,相对容易改变的鼻塞是一个主要的致病因素。OSA在很大程度上是鼻部和咽部异常的结果。虽然早期的研究未能证明鼻腔阻力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日间嗜睡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但在2000年,Lofaso等人提出了这一结论。目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鼻塞是OSAS患者日间嗜睡的独立危险因素。鼻炎与OSA患者日间嗜睡相关性弱于头影测量标志、肥胖和性别,但强于年龄。最近,几篇关于鼻塞在OSA患者日间嗜睡发生中的作用的综述已经发表。从解剖意义上来看,鼻部对咽部塌陷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从神经生理学上来看,鼻部某些反射可能在维持咽部通畅方面发挥作用,但这是有争议的。研究表明,人工鼻塞明显诱导了OSA患者日间嗜睡的发生。然而,无论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还是非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鼻阻力与呼吸暂停严重程度均无线性相关性。总体而言,鼻塞是EDS的一个独立但相对较弱的危险因素。然而,在睡眠障碍较轻的非肥胖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亚组中,鼻阻力增加是EDS发生的一个更强的独立危险因子。鼻腔类固醇治疗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似乎能够减轻鼻部炎症,改善睡眠质量、夜间觉醒、EDS和疲劳。


  4.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日间嗜睡


  NLR作为一种新型的炎性标志物,具有价格低廉、立即获得、可重复检测等特点,在社区及基层医疗机构可以获得很大优势,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有报道称NLR与OSA患者及EDS的病情程度相关,可作为OSA的独立预测因子。尽管还没有明确的结论称NLR与EDS有相关性,但有部分报道证实其与EDS的严重程度有一定关联。


  5. 其他因素与日间嗜睡


  有文献报道抑郁、老龄化及高碳酸血症与日间–嗜睡有关,但均独立于OSA。


  尽管对OSA患者进行了充分的初级治疗,估计仍有9%~22%的OSA患者在继续经历EDS。OSA患者日间嗜睡的机制目前仍不够清楚,尽管神经影像学研究证实了神经元损伤的证据,但OSA患者经CPAP治疗后仍残留EDS症状的确切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但值得肯定的是目前所有的针对OSA患者相关治疗已证明对EDS的各种指标以及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指标方面有所改善。相信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日间嗜睡相关因素将得到更充分的诠释,为改善OSA患者日间嗜睡症状提供证据。


  参考文献:孙雨浩, 李钦.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日间过度嗜睡相关研究进展[J]. 临床医学进展, 2022, 12(9): 8726-8732.